儿童安全用药小贴士

儿童最易滥用的六类药:

1、抗菌类药物

感冒不需要第一时间使用抗生素,感冒多是病毒引起,抗生素对此没有效果。另外,感染性腹泻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,况且城市里有不少孩子腹泻是因为吃太多、太杂引起的,也不应该使用抗生素。

2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

基层不少医院会使用激素退热,确实立竿见影,但这么做掩盖了病情,不但没有治本,孩子还要承受副作用。

3、解热镇痛药

儿童最好在医生指导和推荐下用药。3个月内小儿不推荐使用退烧药,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。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≥38. 5℃或出现明显不适时,建议用药。

4、营养药及保健品

包括维生素类、含激素成分的进补类营养品、免疫球蛋白、各种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以及钙、锌、铁微量元素制剂等,都不应该随意买来吃。

5、增高与益智类药

这两者都与遗传有关,后天改变不可靠。

6、盲目相信新药、贵药、进口药

 

不同时期注意事项:

1、新生儿期:

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差异较大,不可靠,难以预料;肌内或皮下注射吸收不恒定,也不建议;而静脉注射吸收最快,药效最可靠。另外也要根据具体药物选择给药途径。新生儿要慎用外涂药。新生儿皮肤没有发育完全,一般不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,以免使皮肤发生水泡、脱皮及腐蚀。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,浓度不宜太高。

2、婴幼儿期:

有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,警惕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对智力、听力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。关注母乳妈妈用药对乳儿的影响:母乳妈妈服用镇静剂、饮酒都会让孩子昏睡,客家地区有让乳母吃米酒的习俗,注意与喂奶时间错开两三个小时。药片对孩子来说较难吞咽,给药宜用液体制剂。大颗粒药物,对孩子其实很危险,药片进入气道的意外时有发生,所以绝对不要让3岁以下孩子吞服。任何硬颗粒的药物都要碾碎,用水调成糊状服用。7岁以下也最好不要服用硬的固体颗粒。

3、学龄前、学龄儿童:

能够口服药治疗的一般病症,应尽量避免注射给药,但应注意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和给药的安全性。儿童新陈代谢旺盛,对水、电解质调节能力差,易受外界或疾病影响而引起平衡失调,应注意药物引起的低钠、低钾、酸中毒等现象,特别是酸中毒时引发室性心动过速。另外,有些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听力、肝、肾功能、营养吸收等。当孩子过了十岁后,由于激素分泌改变,生长发育特别快,第二性征开始出现,要注意有些药物长期应用可影响生长发育等。